数百亿银行存款消失陷造假疑云康美药业
与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合作19年,此前连续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连续两年业绩虚增,经营现金流变脸三年为负;风波之下拟再融资亿,去年财务费用超18亿
时隔7年“业绩高增长”的中药饮片行业巨头康美药业再次陷入财务“造假”疑云。
.44亿元,是4月29日晚间康美药业突然在年年报中“蒸发”的货币资金数额。在康美药业的解释中,.44亿被表述为“会计差错”。但市场并不买账,4月30日康美药业当天蒸发市值52.7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年度康美药业调整前的货币资金合计为.51亿元,其中.45万元为库存现金、.44亿元为银行存款、1.04亿元为其他货币资金。这也意味着,上述“蒸发”的近亿货币资金大都是银行存款。
有财务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公司外部审计机构审计的话,就是由审计机构给对应银行发银行询证函,要求银行给反馈这个公司的年末银行账户的余额是否相符,“应该核对一致事务所才能出具审计报告。”
与康美药业合作大约19年的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在此前一直为其出具的是“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直至康美药业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年年报,才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市场对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质疑声方炽之际,4月29日晚间公告,康美药业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也双双离职。
那么,这次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究竟能否自圆其说?
新京报记者发现,康美药业“造假”的质疑早在年就有。康美药业曾被质疑涉嫌财务造假,“虚增18亿资产”。据裁判文书网,此后的年至年,不断有投资人向证监会等监管层举报康美药业。年12月,证监会时隔多年对康美药业立案调查,才有了此次康美药业对年度年报的更正。
此外,康美药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马兴田还多次涉及行贿。值得注意的是,康美药业的资金,不断被大股东的关联企业占用。截至年年底,康美药业有超过88亿元的资金被占用,其中均是应收大股东及其关联方的非经营性往来款。
记者发现,在近亿“会计差错”爆出之际,4月30日,康美药业还同时宣布计划再发行亿债务融资产品。其实康美药业上市后,不断融资扩张,债务高企,近年来年度财务费用少则数亿元,多则近20亿。这也与几百亿的货币资金形成反差。
5月5日,新京报记者多次致电康美药业证券办公室,电话无人接听。记者致电康美药业的审计机构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回复称相关领导正在出差,并留下记者联系方式。
5月5日晚间,上市公司康美药业公告表示,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要求康美药业进一步核实并披露前期差错更正的12大相关问题。
上交所要求,康美药业核实并补充披露多计货币资金的存放方式、主要账户、限制性情况、是否存在违规资金使用及资金的主要去向;货币资金核算出现重大差错的具体原因、涉及的主要交易事项、交易安排、交易对手方及是否为关联方等具体情况。
此外,上交所还要求康美药业结合公司近年的融资情况,说明是否存在募集资金违规使用的情形,公司资金管理制度及执行存在重大缺陷的具体情况;结合公司现存债务规模、现有货币资金的受限情况等。
亿货币资金“蒸发”,大都为银行存款
一次会计调整,让康美药业的财务数据“变脸”。在年年度报告中,康美药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中均有科目进行变更。随之而来的,是公司在年度的财务数据也有调整。
年年报中,康美药业对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存货、在建工程、货币资金均有调整。其中,应收账款少计6.4亿元,存货少计.63亿元,康美药业截至年末的存货金额从调整前的亿元,调整至.46亿元。康美药业称,因核算账户资金时存在错误,货币资金多计金额.44亿元,康美药业期末的货币资金从调整前的.5亿元,减少至42亿元。
在年利润表,康美药业营业收入多计88.98亿元;营业成本多计76.62亿元;公司在核算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存在错误,造成公司销售费用少计4.9亿元;财务费用少计2.28亿元。
此外,现金流量表中,康美药业合并现金流量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多计.99亿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多计73亿元;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少计38亿元等。
此次会计差错被市场质疑“离谱”之处,其中就包括对货币资金的核算错误近亿元。货币资金,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手上可以支配的现金和存款,是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户的期末余额。
调整公告披露后,中国经营报报道,康美药业董事长马兴田表示,“财务差错和财务造假是两件事。”康美药业相关负责人也称:“市场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astfitness.com/yysc/10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