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一般推荐华海药业等
一般推荐:1环保徐强/邵潇从工艺角度出发,分析了无害化、资源化危废处置工艺的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商业模式,认为未来多工艺的混业经营将显著优化处置成本,一站式服务提升客户粘性,推荐金圆股份等。2医药丁丹/于嘉轩推荐华海药业,公司制剂出口业务盈利改善情况超预期,国内制剂业务有望延续快速增长,贡献显著业绩弹性,目标价42.35元。
一、今日一般推荐
1、行业深度研究:环保《技术革新化解危废处置行业长期痛点》
危废处理是一个资源化+无害化的综合技术体系。危废本身具有污染物属性和资源属性两重特点,当资源属性为主时,以资源化回收再利用为主,通过有价组分回收、提纯回用等方式,显著降低废物的环境危害,同时获得盈利。当污染物属性为主时,以无害化处置为主,通过焚烧、填埋等方式,进行减量与彻底的性状改变。由于商业模式的影响,无害化的产能缺口显著,资源化供需基本平衡。
无害化处置随着水泥窑协同焚烧工艺铺开,释放显著加快:传统无害化处置主要包括焚烧与填埋两种方式。由于选址困难、产能建设与爬坡较慢等因素,行业长期存在产能缺口。随着水泥窑协同焚烧工艺的铺开,将对现有焚烧处置形成有效补充,填补产能缺口。
资源化工艺主要分为贵金属回收与有机溶剂回收:1)从危废中回收废金属主要有湿法和火法金属冶炼技术;湿法资源化代表企业为东江环保;火法资源化代表企业为新金叶。2)回收废有机溶剂采用简易预处理法、常压蒸馏法和减压精馏法较多,代表企业包括广州首联和中旭石化等。资源化工艺由于工艺路线成熟、供需基本平衡、以及受大宗品价格波动影响,利润率较低。
多工艺全牌照经营将是未来趋势:一方面,不同的危废处置技术各有其最佳应用场景,通过多种工艺组合处置,可有效优化成本结构。另一方面,一站式收储提升客户粘性:危废处置企业通过持有尽可能多的危废品类处置牌照,提供一站式服务,显著减少客户贮存与管理危废的难度。随着市场供需逐渐平衡,全牌照溢价优势重要性将显现。
危废产业新动能:
①金圆股份(.SZ)——民企水泥窑协同处置龙头:以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作切入口,协同布局传统焚烧与金属资源化工艺,应对不同区域的危废处置需求,优化成本结构。已累积在全国15省市布局危废项目25个,总产能达到万吨。危废“快吃慢”型市场格局下,高效扩张奠定领军地位。预计18-19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6.11/9.02亿元,维持目标价25.6元,维持增持评级。
②海螺创业(.HK)——国企水泥窑协同处置龙头:公司依托海螺水泥庞大水泥产能,构成独特护城河。通过开展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固废与危废,带动环保板块快速发展,有望使业绩获得持续爆发力。预计-19年净利润45.02、54.74亿元,维持目标价人民币22.51元/港币28.14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环评进度或有不确定性;行业政策出台低于预期。
2、公司更新:华海药业()《业绩符合预期,制剂出口盈利改善》
业绩符合预期,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39亿元(+9.69%),归母净利润1.62亿元(+15.56%),扣非归母净利润1.42亿元(+25.34%),业绩符合预期。维持公司-年预测EPS0.77/0.96/1.18元,考虑未来国内制剂业务弹性,上调目标价至42.35元,对应年PE55X,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预计华海美国一季度实现扭亏。受益于美国仿制药市场竞争者退出部分产品及公司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制剂出口业务迎来快速增长,预计Q1美国制剂出口收入增速30-40%。Q1少数股东损益扭负为正,预计华海美国已实现扭亏,制剂出口业务有望在年步入盈利期。
国内制剂有望延续高增长,原料药盈利能力有望回升。预计国内制剂业务Q1收入增速约10%,主要系Q4部分代理商提前备货,Q1终端去库存。随着各地在年陆续落实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鼓励政策,公司加大国内制剂销售力度,全年收入增速有望回升至40-50%。预计原料药业务Q1收入个位数增长,主要系公司部分原料药产品销售政策调整,影响部分订单执行所致,调整完成后有望在Q2后迎来盈利能力回升。
积极进行产业升级,支撑公司长期发展。公司经历从原料药向制剂转型后,正逐渐进行第二次产业升级,进一步发展高端仿制药乃至生物药、创新药,同时加大国际化布局力度,在研产品涉及肿瘤、眼科、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领域,有望支撑公司长期发展。
风险提示:公司品种转内进展不及预期、政策鼓励力度不及预期。
备注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astfitness.com/yyjs/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