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家A股上市公司背后,成都经济如何

<

近日,深交所西部基地响起了上市钟声。海创药业的钟棰,敲响了上交所科创板,也敲出了成都第14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一家公司上市,搅动的不只是资本市场的一潭活水。原因很简单,上市这类市场行为,正是一座城市经济活力的客观反映。

德勤数据显示,成都今年一季度新增4家A股上市公司,新增新股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此外,成都企业目前已有家在A股上市,年报中,有95家实现了盈利,占比89.62%。

稳中求进向未来。生动的上市公司表现,展现了城市发展的澎湃动力。

今年成都已有5家企业在A股上市

“海创”之名,源于“聚海外归国之才而共创新药”之意。走入科创板的海创药业,则是选择聚在成都,创造新药。

海创药业董事长陈元伟提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则是塑造城市未来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目前,海创药业运用氘代技术和PROTAC靶向蛋白降解等前沿技术,为中国及全球患者开发安全、有效、可负担的创新药,尤其是抗癌药和用于高尿酸血症/痛风等代谢疾病的创新药。

海创药业是成都第14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加上一季度的4家,今年,成都已有5家企业在A股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各企业披露的最新年报,成都现有的14家科创板公司在年共实现营收96亿元,其中极米科技营业收入超过40.38亿元,同比增长42.78%,并保持了国内投影机市场龙头地位,出货量稳居中国投影市场第一,超过第二名到第四名的总和。

从整个A股市场来看,年,家成都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水平均再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18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66亿元。其中,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成都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5家,占比达14.2%。

一个细节是,这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占年成都GDP数据的两成以上——对城市而言,上市公司不仅是经济活力的客观反映,其对城市经济“基本盘”的稳定效应,还在继续放大。

重视研发投入

坚定不移推进“建圈强链”

海创药业所在的生物医药产业,被写入了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其中提到,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发展生物医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从市场端看来,上市企业的数量更直观地反映城市的产业潜力。

记者注意到,在成都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1家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包括科伦药业、康弘药业、迈克生物、成都先导、苑东生物等。

作为企业成长性的重要标志之一,研发投入是市场对科创板企业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astfitness.com/yyxg/11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