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族董事长中毒事件反思司法介入应及时时
作者林韬
12月25日,游族网络董事长林奇因病救治无效逝世。斯人已逝,但这未能抵消外界对游族网络信披违规的质疑。
此前,在市场传言满天飞之际,游族网络高管却亲身发声辟谣,称“林奇被投毒系谣言”。“打脸”随着而来,上海警方的通报坐实了林奇中毒的传言。上市公司这才发布公告,但仍旧避重就轻,转移视线,称“林奇日前因身体不适入院,经治疗目前身体状况稳定并在持续好转”。最终,林奇仍去世,年仅39岁。
这一系列的举动引发了市场对游族网络信披是否滞后,股民能否索赔等诸多争议。12月28日,游族网络开盘迅速跌停,股民损失惨重。
游族网络所为并非个例。现实中,大股东、实控人等把个人利益置于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利益之上的事例屡见不鲜,比如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等。
作为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主体,上司公司不仅代表着全体股东的利益,还承载着对客户和社会的责任。因此,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依法监管。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监管持续加码。在证监会作出的行政处罚中,既有巨额财务造假的康美药业,还有A股史上因单只股票出现内幕交易而开出的最大罚单,多个违法违规主体遭到顶格处罚。
不难看出,“零容忍”将成为监管常态。在具体实践中,由于证券违法违规行为涉及的主体多、分布广,调查难、取证难,加之目前证券案件的专门化机制安排以及专业执法力量配置仍显不足,资本市场仍存监管短板。
比如大连圣亚“全武斗”后,新旧管理层持续交锋就“大白鲸”项目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大打“口水仗”,公司正常运营也因此受到影响,尤其是爆出总经理办公室疑被监听消息后,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12月16日,大连圣亚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astfitness.com/yyxg/1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