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读此
在年首播的20集电视剧《黑冰》中,饰演某药业集团老总刘小鹏的王志文,与其情人刘眉有几句对白:“还是孔子说得好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你知道后面还有一句吗?”“什么?”“叫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你对她好一点,她就羁傲不逊;你稍微疏远一点,她又埋怨个没完没了。”
孔子确实讲过那句话。《论语第十七篇阳货》第25章: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就是这句话,被认为是孔子不尊重女性的经典话语,两千多年来,后学为这句话费过不少口舌,基本可分为三派:
一、孔圣人一向推崇「仁义礼智信」,仁字当头,仁者,爱人,他老人家不可能歧视女人,他是说过那句话,但不能望文生义去理解,古文字与今文含义不同。比如: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中国思想史)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市委讲师团主讲老师,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主讲老师郭继承认为,“女子与小人”是指孔子自己家里的体力劳动者,即“下人”或家仆。女教授于丹说,女与汝通假,女子=汝+子女。孔子的意思是说,你的子女如果和小人混到一起,就会很难教养。有人说,孔圣人怎么可能会侮辱女子呢!他的意思是说女子与小人的气不好养(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相对于男子,女子体内的气偏阴,而小人因计较荣辱得失,情绪比较动荡,所以女子和小人难养也。
有人说,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女子与小人,他们都很难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所以,与之相处要有远近分寸,太近了容易失礼,坏了规矩,过于远离又容易招致怨恨,不利于儒学的传承。这句话的说话对象是“君子”中的“人主”,“女子与小人”不是泛指所有的女性和“小人”,而是特指“人主”身边的“臣妾”,亦即为人主所宠幸的身边人。孔子这句话强调的是“人主”要管理好国、家,务必注意防范和驾驭身边的“女子与小人”。
有人说,这里的“唯”字,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语气助词。有人说,在先秦古文中,“女子”是合成词,是指妇女和孩子。例如“各顾妻子”:各人照顾自己的老婆孩子。
有人说,这里的“女子”不是泛指所有女性,而是特指君王身边那些受宠的女子、妻妾。
有人说,现代人说的“小人”是指不地道的人,是贬义词,古人说的“小人”是指小孩子。
二、孔子那样说,可能是遭遇了某种特别的事情,比如劝说某国君施仁政遭遇不顺,君王身边的宠妾从中作梗,在特定场合才说出那样的话,不能当作通论。比如:
已故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大师曾士强先生认为,那句话只是孔子遇到了特别的事情所发出的感慨,在特殊情况下所说的气话,不能当作通论。有人说,孔子这句话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不过是孔子作为一个男人一时间的感触,与异性和下人相处很难的意思,并没有多大深意。三、孔子说的没错,婚姻家庭中的大部分男人应该深有体会,我们承认孔子说了一句大实话又如何,也没什么不好。比如:
孔子说的没错,这个世界上只有女子和小人难以与之相处,亲近他们,他们就表现出不庄重;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抱怨你。
孔子学富五车,阅人无数,将女人与小人并提,乃孔夫子看透了女人的刁蛮、无理取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软硬兼施,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德性,和小人躲在暗处阴阴的使坏有异曲同工之处,从而发此感叹。
不需要玩文字游戏,孔子只不过讲了一个事实罢了。男人如果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那就叫做小人。而女人,大家看看自己身边的那些公主病,那些作女,那些动不动就说你不爱我了,电话也不回我,没钱的时候嫌你穷,你去挣钱又嫌你不陪她。网上传过一个女生,为了试验男生爱不爱她,把男生辛苦做的设计撕掉,看他生不生气,生气就是不爱她,说明作业比她重要。这和近则不逊,远则怨,有啥区别吗?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洞悉了人性的弱点,提出来引以为戒,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身为女人,别和小人学,要让自己成为近之不会不逊,远之也不会怨的君子。这有什么不好?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要搞懂这句话的真意,必须看其大篆体。通过《说文解字》查阅每个字的经义。如果没有小学、训诂学基础,要看懂还是有困难的。
古篆字的具体含义不便公开解读简单说吧,孔子这句话采用了春秋笔法,言在此而意在彼。从儒家视角来看,勿需玩文字游戏,就是字面意思,古今字义完全相同。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讲呢?这里隐藏着大智慧。孔子晚年悟道了,但他悟道太晚,没有精力修真证道了,老人家慈悲,晚年决定再写一部书,用春秋笔法向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传道,这部书就是《论语》。考虑到已有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传世,他这部书既要有别于老子,又要方便表达阴阳、隐显双重意思,那该怎么写呢,用什么体例比较合适呢?述而不作。
具体到让后人颇费口舌的那句话,虽然从字面上看肯定会引起误解,让人误以为孔子不尊重女人,但为了启发、启示、启思、启蒙后人悟道,即便一时留下骂名也在所不惜了。其实,按照孔子的设想,男人学他所言,对女人讲出那句话,如果不是在生气、吵架的时候,而是在女子撒娇的时候、男女合作修真证道的时候,岂不正好么。
众所周知,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道家修真证道,性命双修,离不开男女合作,孔子所说的那句话,包含着道家内丹修炼的基本内涵。从道家视角来看,女子就是女人,而“小人”可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小人,而是指“真人”,所谓修真,修的就是“真人”,具体是指从“丹胎”初结到“金丹”炼成之过程。所谓“难养”,是说过程中这个“丹胎”难以温养。近和远,说的是修真证道过程中的姿态变化。
孔子那句话中有个“为”字,通常的解释都忽略了这个“为”字,其实,这个“为”就是老子《道德经》所言“为无为”之翻版。而“唯”字并非可有可无的虚拟语气助词,无论从儒道那一面来看,“唯”字都有其实际意义。
到此为止,本文应该结束了。但可能还有人反驳说,孔子逃脱不了歧视妇女的嫌疑。理由是在《论语·泰伯》中有这样一段话:“舜有臣五人: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说:“我有十位帮我治国的贤臣。”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能算九个。”
我认为这段话要这样理解:周武王所说的十位贤臣,其中有一位女人,无论这位女人是不是周武王的母亲,孔子不把这位女人当臣,恰恰说明孔子尊重女人。在孔子看来,女人和男人的地位一样,不可以在男人面前称臣。这也是道家的一贯主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astfitness.com/yyxg/1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