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中国药企炼金术100块疫苗50块销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为何大笔砸钱销售费用?有人会说,这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可是真正追问其中,会发现更多“秘密”。每实现元的营业收入,就有50块钱投入销售费用,5块钱投入研发——这是部分A股药企的真实状况。有时也会让人困惑,这到底是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行业,还是销售员驱动的消费行业?即便是行业尖子的A股上市药企,也仍在走“重销售轻研发”的发展路子。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年期间,A股生物医药板块合计获得营收.6亿元,只有4.37%的资金投入了研发、投入资金.16亿元,却有.6亿元的资金投入销售费用,占比达到了23.04%。同时,A股只医药股中,研发投入占比不足10%的公司有家、占比88%,仅有6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5%。相较之下,美国上市药企中,仅诺华制药一家,年就投入研发费用89.72亿元,占营收的17.9%,默克集团更投入超百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25.44%。这意味着,家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合计达.16亿元,仅占诺华制药的45.74%,同时大致相当于A股7家家电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本文数据要点如下:1、我国现有18.9万个药品批文中,有95%是仿制药批文,制药企业的营收主要来自仿制药;2、仿制药是新药主力。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数据批准上市药品个,其中国产化学新药28个、国产化学仿制药个,中药新药1个、中药仿制药1个;3、轻研发,重销售。年,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技板块实现营收.6亿元,研发支出.16亿元、占比4.37%,销售费用.6亿元、占比23.04%;4、医药毛利率A股第一、毛利率达到50.45%,销售/营收比例也为A股第一、达到23.04%;5、《药神》中的制药企业——诺华制药年研发费用89.72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17.9%;默克集团研发费用.08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25.44%;6、A股药企年的研发支出,合计占诺华制药的45.74%,占默克集团的40.20%;7、家医药企业的研发支出合计,大致相当于美的、格力、TCL、海尔、长虹、海信和小天鹅等7家家电企业的研发支出规模。(注:本文所指生物医药板块,均为WIND行业分类中的“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一、重销售:医药销售费用占比A股第一A股药企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不足,但销售费用的投入却高度重视,其中销售费用对营收的占比已经多年在A股中排名第一。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就年年报来看,“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板块的研发支出合计达.16亿元,在24个行业中排名只有第7名;但销售费用合计达到.6亿元,在A股中排名第4。这意味着,年投入销售费用超过“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的,只有耐用消费品与服装、能源Ⅱ和资本货物这3个板块。其中,能源Ⅱ包括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耐用消费品与服装板块包括海尔、美的、格力,资本货物则包括潍柴动力、中国中车。如不看绝对规模,只看相对数字呢?生物医药可能是最为重视销售费用的行业。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年至年的年时间里,“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的销售费用占比(销售费用/营业收入)整体保持增长,分别达到19.52%、19.28%、20.56%和23.04%,四年都位居A股第一。与此同时,生物医药板块的研发/营收比例在A股板块中排名第4,前3名分别是软件与服务、技术硬件与设备、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研发/营收比例分别为8.15%、6.06%和5.71%。就个股来看,有只医药股的销售费用/营收比例超过10、占比77.68%,有14股销售费用占比超50%。二、销售费用去哪里?以步长制药为例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A股有家生物医药企业的销售费用超1亿元,有74家对销售费用投入超5亿元,有37家投入超10亿元,有9家投入超30亿元,步长制药和、复星医药和恒瑞医药等3家企业投入超50亿元。这些销售费用用在了哪里?不妨以年上市的步长制药为例。尽管年11月才上市,步长制药的销售费用规模,早已压过了众多前辈,录入销售费用82.87亿元,占全年.64亿元营业收入的59.77%,销售费用规模位居医药板块第一。步长制药80多亿元的销售费用是怎么用掉的?参照年年报,步长制药的销售费用有5个项目,其中“市场及学术推广费”占据大头,一年支出70.17亿元,占据全年销售费用的比例84.67%。这个“市场及学术推广费”又是什么?参照年报信息,步长制药表示,其销售模式是“通过事业部派驻专业学术推广队伍、与经销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认为这是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公司营销模式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脑心同治论指导下的专业化学术推广”。公司招股书给出更明确定义,“专业化学术推广”是指:制药企业以学术推广会议或学术探讨会等形式向医生宣传药品的特点、优点以及最新基础理论和临床疗效研究成果,并通过医生向患者宣传,使患者对药品产生有效需求,实现药品的宣传。如果这个定义较为费解,不妨直接参照招股书披露的销售模式图:招股书称,步长制药“通过在全国各省市设立办事机构、派驻专业学术推广的队伍等方式,构建了余人的专业化学术推广团队”,这也成为步长制药经营中最花钱的地方之一。就形式上来看,所谓的“专业化学术推广”主要包括组织课题研究、开展学术论坛、开展学术交流会、多中心开展药品临床试验、专业核心期刊正文等形式。此外,就费用细项来看,“市场及学术推广费用”大致上反映在6个项目上,包括市场活动费、市场调研费、学术活动费、学术交流费、业务招待费和销售部门综合费用。一位港股上市的药企董秘表示,医药企业的推广营销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学术推广为主,主要形式是举办或参加各种行业会议、院会、科会、医生沙龙、临床研究等进行医生教育和产品推广;另一种是按每盒药一个固定费用用于营销。该董秘表示,学术推广模式下,销售费用会出现规模化效应,销售费用会随着产品及其市场的成熟而降低,直到降到边际成本为止。三、谁在大笔砸钱销售费用?除了步长制药的销售费用超80亿元外,A股医药公司中,销售费用规模较高的还包括复星医药、恒瑞医药和华润三九,一年的销售费用分别达到57.91亿元、51.89亿元和47.5亿元,占营收规模的比例分别达到31.24%、37.50%和42.72%。复星医药披露称,年的销售费用主要是用于“市场费用”,占销售费用的比例达到75.09%。此外,白云山、健康元和云南白药的销售费用规模也较高,分别达到42.86亿元、39.64亿元和36.8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达到20.45%、36.77%和15.15%。就销售费用的占比来看,海特生物、舒泰神和龙津药业位居行业前3名,销售费用占比超60%,分别达到66.09%、65.95%和60.05%,全年分别投入销售费用4.96亿元、9.15亿元和1.83亿元。与步长制药类似,海特生物的最大销售费用开支也是“市场开发与学术推广费”,年共计投入4.65亿元,占销售费用比例超过90%。此外,近期成为舆论焦点的康泰生物,也在销售费用上较大投入,年共投入6.15亿元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53%,同期研发支出投入1.1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27%。四、轻研发:全国研发投入不抵一家外国药企中国药企的研发投入不足早已是行业共识。“药品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年全国制药企业研发投入不及世界上最大的一家制药企业的研发经费。临床急需的创新药物短缺,结构性问题突出。”年6月22日,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在做《国务院关于药品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时如此表示。一年过去后,药企的研发投入问题仍未有明显改善,这点在A股上市药企的财务数据上体现明显。为方便比较,券商中国记者参照WIND二级行业分类,对代表生物医药的“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的营收、研发支出等数据进行了梳理。数据显示,年期间,A股上市生物医药企业实现营收.6亿元,但只有.16亿元投入了研发支出,占全行业营收4.37%;同期投入销售费用金额.6亿元,营收占比达到了23.04%。换言之,对整个A股“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板块来说,每实现元的营收,就有23.04元投入了销售,同时只有4.37元投入了研发。A股全体上市药企的研发投入,大约只相当于美股医药巨头一半不到。数据显示,诺华制药年研发费用89.72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17.9%,换算成人民币,这一规模大约是A股全体上市药企研发支出的2.19倍。同时,默克集团研发费用.08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25.44%,这一数字更是A股上市药企研发支出的2.49倍。退一步来看,A股医药行业对研发的重视,可能还不及家电行业。参照年年报,美的集团投入研发支出85亿元,大约相当于10家研发投入最高的医药企业;格力电器投入研发支出57.67亿元,约相当于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科伦药业、海正药业和健康元的总和。此外,美的、格力、TCL、海尔、长虹、海信和小天鹅等7家家电企业,在年合计投入研发支出.77亿元,相当于A股生物医药板块的全部研发投入。五、为何重销售轻研发?低研发无碍高毛利国内药企为何不愿意对研发进行高投入?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国内药企高度依靠仿制药,即便不进行大力研发,也可以过得很滋润,而新药研发费时费力,一旦研发失败,不仅耗费巨资,也荒废时月,1、药企有多依赖仿制药?兴业证券7月份的一份专题报告表示你,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但“从供给端来看,在我国现有的18.9万个药品批文中,其中95%是仿制药批文,所有制药企业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仿制药。”2、同时,当前新上市的药品也是以仿制药为绝对主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中国年共批准上市药品个,其中化学药品个,中药2个,生物制品23个;国产药品个,进口药品个。其中最值得留意的数字是,年新上市的国产药物中,化学新药只有28个,化学仿制药新药却高达个,后者前者的8.5倍。同时,批准上市的中药新药1个,同期的中药仿制药新药也仅1个。毕井泉在《国务院关于药品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中表示,中国制药行业的低水平重复问题突出、药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较多、药品流通领域矛盾错综复杂、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亟需健全完善。3、中国药品的低水平重复问题有多突出?毕井泉说到,“我国现有1.5万个药品品种对应16.8万个批准文号,同质化严重,有个以上文号的品种为个,有50—个文号的品种为90个,最多的品种文号达个以上。”毕井泉表示,造成上述问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鼓励药品创新的制度政策尚不完善,包括“临床试验机构采取审批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资源的有效利用。具备药医院,科研与医疗的矛盾突出,医生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的积极性不高。”此外,药品试验数据保护、专利链接、专利期补偿等一些发达国家鼓励创新的制度设计,我国尚处于研究阶段,也是重要原因。4、有意思的是,低研发投入却并不影响中国药企的高盈利。财务数据显示,在24个WIND行业分类中,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技板年的销售毛利率达到50.45%、位居A股第一(不含金融板块);同时,整个板块的销售净利率达到14.96%、位居A股第三(包括金融板块)。一位港股上市的药企的董秘表示,中国药企不重视研发,有制度、行业和企业的多重原因。在制度层面上,药品实行的是审批上市制度,中国最近才开始出现鼓励新药的审批制度以及通过临床核查和一致性评价抓仿制药质量的机制。该董秘称,在过往的一段时间里,行业一度各种批文满天飞,导致市场同一通用名下出现若干的产品,以及药品招标过程中对新药的界定过于宽松,市场缺乏研发新药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真正的新药,美国/欧洲有Fasttract或孤儿药地位(对市场有特别7年的保护)而中国既没有孤儿药的概念,之前也没有鼓励新药审批的概念,所以在仿制药盛行的市场上,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成为主流,要不然,企业无法从激烈竞争中生存。她同时评价称,“中国医药行业之前普遍缺乏真正的科学研究精神。受市场功利主义思想影响较深,很多机构要不就是为研究而研究,商业化和市场化不够,要不就是在和企业合作中商业目的严重。”
上一篇文章: 九芝堂涨停,缺血性脑卒中项目进入IIa期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astfitness.com/yyxg/1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