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洛药业深度报告盈利能力修复趋

1.原料药+制剂+CDMO协同驱动,前景可期

1.1三十年磨一剑,奠定老牌原料药企业龙头地位

普洛药业创立于年,以原料药、中间体业务起家,年起公司通过兼并收购海正药业、巨泰药业等企业开始布局制剂业务,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年,公司实施组织管理结构和发展战略重大调整,实行“职能+事业部”的统一管理模式,经营效率优化使得ROE显著提升;年公司发力CDMO领域,年实现营业收入72.1亿元,自此公司“做精原料、做强CDMO、做优制剂”的发展战略初步成型。

三大板块携手并进,综合实力突出。经过30余年的发展,公司原料药业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成果和人才资源,在成本、质量、EHS及技术方面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国内特色原料药头部企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年,普洛药业位列我国原料药行业市占率第一,近1.40%,与第二位的国邦医药相差0.52pct。此外,作为全球创新药产业链CDMO业务的核心服务商,公司与国内外顶尖Bigpharma及Biotech公司形成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业务厚积薄发,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公司在工信部公布的“年度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单”中列第40位,原料药进出口列第2位;在米内网发布的“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中位列中国化药企业TOP排行榜第21位。

股权结构稳定,三大事业部各司其职。截至Q1,大股东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横店进出口、埃森化学、横店家园化工)合计持有普洛药业50.22%的股份,股权高度集中有利于保持公司战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公司目前实行“职能+事业部”的管理模式,层级扁平化,原料药、CDMO、制剂三大事业部权责清晰、专业化,对进一步推动公司产业策略的深入发展和各项业务的持续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

1.2拨云见日,经营拐点来临底部经营,21~22年利润端短期承压。

年起,公司全方位改革和整合的成果显现,业绩迈上新台阶,营收、利润迎来稳健增长;-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13.40%和27.78%。年下半年起,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原材料及国际运输成本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显著下滑。年,国际政治局势持续动荡推动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上涨,导致公司生产运营成本也大幅增加,原材料成本整体上升22.74%,运费上涨%;利润空间继续被挤兑,毛利率较年下滑超4pct。

不利因素逐步消散,业绩拐点向上。年,随着原材料价格整体呈现下行趋势,海运价格高位回落,CCFI综合指数已接近年低位水平,公司迎来经营拐点。叠加春季流感多发,抗感染类相关品种的需求加大、销量增加;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86亿元,同比增长46.83%,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57.35%。

期间费用合理控制,盈利能力持续向好。Q1,公司毛利率明显改善,较年上涨超4pct;随着外部环境逐渐向好,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控费能力较强,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相对稳定,波动较小。近年来,销售费用率显著下降,Q1达4.37%,较年降低超8pct;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多款制剂进入国家集采,营销费用下降所致。化药集采常态化以来,药企营销模式亦迎来重构,少了学术推广一环,药企销售费用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原料药、中间体业务占比高,CDMO业务提升快。公司原料药、中间体业务收入占比最高,年达73.4%。CDMO业务近年增速最快,收入占比快速提升至22年的15.0%,-年营收CAGR为24.14%。从毛利角度看,制剂业务毛利率最高,22年达52.13%;CDMO业务次之(41.02%),而原料药、中间体业务最低,仅为16.69%。Q1,公司三大业务均实现收入、毛利双增。原料药板块实现营收22.29亿元(+43.26%),毛利率同比增长1.3pct;CDMO板块实现营收5.72亿元(+90.25%),毛利率同比增长0.46pct;制剂板块实现营收2.85亿元(+16.19%),毛利率同比增长0.44pct。

2.制剂集采放量、CDMO订单落地打开成长空间

2.1全球原料药市场欣欣向荣,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多重因素驱动全球原料药市场稳步增长。

1)人口老龄化加剧:据《年世界社会报告》,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为7.61亿,到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6亿。

2)慢性疾病发病率提高:据世卫组织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NCDs)已超过传染病,成为“全球头号杀手”,每两秒钟就有一名70岁以下的人死于NCDs。

3)专利悬崖到来:据EvaluatePharma统计,在-年有接近亿美元销售额的原研药品专利到期,这将为仿制药市场规模扩张提供动力。在上述多重因素驱动下,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PrecedenceResearch数据,预计年将增长至亿美元,-年CAGR为6%。

产能向亚太转移,中国成为原料药出口大国。由于欧美等传统原料药生产地因生产成本和环保成本居高不下,叠加近年来中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及药政市场注册认证能力的快速提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出口规模接近全球原料药市场份额的20%左右,多种原料药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除-年出现过1%-2%的微小下滑外,多年来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规模持续增长,10年翻了一番多;年出口金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24.04%。

(受篇幅限制,仅为部分浏览)*免责声明:以上报告均为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号报告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astfitness.com/yyxg/109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