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在美国煽动翅膀,这票在大A敲响警钟
文丨吕行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在集采的压力下,医药板块整体走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其中,也有常青赛道的存在,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便是其中之一。
前几年,这类公司在医药行业还有点陌生。随着泰格医药、九洲药业、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一批CRO公司估值和业绩跨越式增长,这一行业现如今已经成为医药板块高估值、高人气的存在。
以CRO行业龙头之一的药明康德为例,年至今涨幅就接近%。而今天故事的主角九州药业更是不得了,三年时间涨幅高达%,近两年来,几乎每个月都在创出股价的历史新高。
正是因为股价表现太过优秀,使得九州药业不久前的突然跌停,也影响了一众CRO公司股价的下跌。重要的是,这种回调是正常的股价波动?还是暗示着CRO公司泡沫破裂的开始?
01家有CRO初长成
CRO是指以合同的形式为药企提供与药品研发有关的服务,实质上是服务于药企研发的外包行为,其“三大使命”包括缩短新药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和控制研发成本降低风险。
虽然国内医药公司的创新药研发能力不及国外,但随着近几年跨国药企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分支机构,使中国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CRO企业。
与国内CRO公司相比,跨国CRO公司以经验丰富、运营精细见长,本土CRO公司则以本土资源丰富与性价比高见长。又因为行业处于成长期,所以国内CRO公司的业绩增速较快。
因为医药研发环节的技术差异性比较大,以及技术保密和分散风险等因素,药企往往在不同阶段会选择不同的CRO企业。一旦合作,除非项目终止否则不会更换合作对象。这让CRO企业有较高的行业壁垒性。而且CRO企业本身只提供技术服务,也使这类公司不需要负担医药零售服务,只享受新药研发的分红收益,毛利率较高。
以九州药业为例,近年来的毛利率,已经由平均30%左右提升到37%上下,资产负债率也维持在40%以下,还用七年时间实现了营收翻一倍,归属净利润翻了三倍。
九州药业近年归属净利润表现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正是这种高速增长的业绩水平,以及服务医药研发的技术实力,使得CRO企业在医药板块整体下行时异军突起。其创新研发实力和服务医药研发环节的属性,十分契合当下资本对于科技型公司的追捧。
大多数CRO上市公司都是近五年左右才实现A股上市的,资历小的同时,也没有经历过A股的大震荡,所以在业绩不断催生下,CRO公司的股价也翻倍上涨。即便是九州药业这种年上市的公司,由于前几年公司经营规模较小,市场对于CRO行业认识不足,股价也较为平淡。
但现如今,随着医药板块的投资逻辑转换,越来越多的资本和机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astfitness.com/yyjs/1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