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医药创新最缺什么听听政府海
现在已经有大批创新药项目进入临床阶段,经历过“”大风暴之后的中国临床试验真得做好准备了吗?临床试验环节是自药审改革以来,中国本土创新药热潮需要闯过的第一道关口,而这一环节也被认为是当下整个国内创新药生态中最短的一块板。
肃清不规范乃至造假等弊病、取消GCP认证,都是监管方在制度设计方面为打造一个良性临床试验生态的积极努力。由海归科学家创建的本土创新药企在充当主力军的同时,也把与国际水准同步作为项目进入临床阶段时的前提条件。药企是新药临床试验的第一责任人,这一意识是否真正深入人心?监管方和药企各自还需要进行哪些努力?
还有经历过“”大风暴的CRO公司、临床试验基地和医生们。面对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药,他们又是怎样的心态?在实际操作阶段,作为临床试验的直接执行方,他们认为现阶段进入临床试验的创新药项目以及药企心态有何不同?
最关键的问题只有一个:让本土新药研发创新尽快成为现实,还需要什么?我们要为您找到答案!
6月29日,“浦江医药健康产融创新发展峰会”(又称“上海浦江会”)将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在圆桌对话环节,本土创新药企代表基石药业CEO江宁军、再鼎医药大中华区总裁梁怡,国内鼓励创新政府机构典型代表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强,享誉国际的中国PI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免疫学系教授张建民、上海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国内CRO公司润东医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CEO徐列东,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论辩和倾听,您会在这里找到答案。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参会!
千斤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astfitness.com/yyjg/4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