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药企再遭三甲医院医生联名抵制
医院改制遭抵!
医院改革频频遭抵
近日,“广医院全体职工关于请求停止医院运营管理的诉求”的消息在网络热传。
根据网上流传的文件,此次,华润集团最先只是参与投资新建综合大楼,而在逐步参与过程中,华润慢慢扩权,医院运营和管理,医院职工的不满。不过,具体情况如何尚无从判断,华润医院也并未作出官方说明。
事实上,医院在改制过程中遭员工抵制。
年7月,医院谋划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创三甲”、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遭该院职工集体反对;
年12月,华润医院(医院,简称“吉大四院”)中遭遇员工质疑,医院并入吉林大学而非华润医疗;
年3月,医院因被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接管后实行绩效改革,医院职工不满,从而罢工,医院领导就绩效改革等事项进行说明;
年7月,康美药业在收购吉林省医院医院过程中,医院医务人员的抵制,部分医务人员甚至到地方政府机关讨说法;
医院改制为何频频遭抵?
有行业人士对此表示:因利益、历史、体制等多重因素,兼并收购公立(企业)医院进行改制时,员工抵制不可避免,他们的抵制主要是担心个人经济利益受损,主要包括收入下降、养老问题和收入稳定性等,以及工作岗位被调整后,个人的社会地位下降等,因此,为减少收购难度,很多企业和资医院医院、中医院等具医院。
资本、企业成接盘侠
虽然收购过程困难重重,但是依然没有医院的热情,自国家频频下发社会办医的利好政策后,各资本更医院热潮,根据据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年6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8.9万个,其中:医院个,与年6月底比较,医院减少个,而国有资本、制药企业等成为医院的主要接盘者,比如华润医疗、中信医疗、北大医疗、首都医疗集团、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等。
资本、企业为何如此热衷于收购医院,在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看来,对社会资本而言,医院要容易得多,因为医院牌照、医保定点资格、医生团队、稳定的病源等资源。医院占主导、竞争性医疗服务供给的市场,到那时药价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而药企积极并购医院是为了更好地打通医药“产业链”,医院就掌握了药品销售的话语权,通过二次议价、多次议价自行采购药品和设备,医院成本。中科院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去年国内药品销售规模超过亿元,其中八成是在政府采购为主导的公立医疗机构中。
医院改制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政府多次发文鼓励社会资本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
年7月,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明确年年底前要完成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的移交改制或集中管理工作。
分析人士认为,医院改制,既是国企改革的要求,也符合医改的逻辑,随着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体制改革和投资医疗行业的政策不断出台,进一步推动了医疗行业的市场化,改制将会不断增加,未来诸如此类的企业资源剥离和改制案例将会越来越多。
朱恒鹏也预测,在国家大力支持企业收购医院、社会办医的背景下,未来40%的医院将会被收购。“现在全国有医院,其中有医院是优良资产。医院的全盘卖出,已在各级领导层面达成了共识。医院医院属于优良资产,卖出的可能性较小,但由于地方政府负债30万亿元,政府难医院,医院的卖出也将是大势所趋。”
朱恒鹏还表示,最晚到年,大量医院医院都会亏损,“社会资本办医将迎来新一轮历史机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astfitness.com/yyjg/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