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康美药业来看,股权质押有何风险
通常情况下,控股股东相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掌握着公司的资金投入使用方向以及对经营决策有着较大影响,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控股股东自然比中小投资者在公司关键资源占有享有独特地位,自控股股东更加深入频繁地进行股权质押开始,其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也逐渐加大。
通常来说,控制权和现金流权是相对应且一致的,在获得资金的同时依旧掌握对公司的控制权,但由于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股权质押后的现金流权明显低于质押前的现金流权,拉大了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差距,造成两权分离。
利益侵占风险
自年起,康美药业控股股东康美实业质押股份数与持股比例呈一定波动趋势,总体来看呈上升趋势,在年底,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仅为86.28%。
年之后,质押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年底达到最大值99.53%,质押比例近乎百分之百,达到无股不押的地步。
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在这几年间呈波动变化趋势,两权分离度主要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相关。年两权分离度达到最大值31.76%,两权分离程度(相对比例)飙升至.52,这是由于股权质押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同年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达到99.53%。
由于控股股东对公司许多重大事项享有决策权,对公司重大变动享有知情权,对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享有一定的控制权。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股权质押后,随着两权分离程度的加大,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基本没有变化,仅现金流权降低,却可以随着现金流权的降低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下降承担额度降低。
此外,由于在市场中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中小投资者又处于弱势一方,无法获取关键信息,这就极大概率出现控股股东凭借自身的优势地位侵占企业及其他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结合康美药业各项经营指标的下滑不难推测,随着康美药业两权分离程度的进一步加大,会对公司的经营发展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损害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给资本市场投资者释放悲观信号,进一步阻碍公司的发展。
以年为例,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十分突出,直至年底,多数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有大量资金仍未归还。
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而又不用支付利息,不仅影响公司本身的收益,还造成资金缺乏,导致公司资金的流动性降低,很可能会引发财务风险,这对公司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康美药业财务费用和控股股东累计质押股数均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我们不难推测,如果公司进行融资,控股股东以股权质押进行担保,公司融资所获取的资金又被控股股东占用,或者控股股东以公司名义借钱,那么公司就需要来偿还本金及利息。
分析发现,康美药业财务费用的攀升和控股股东质押股份数上升的趋势一致,其财务费用的急剧上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印证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和利益侵占行为。
综上分析可知,康美药业控股股东不断进行股权质押,随着累计股权质押比例的逐渐提高使公司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进一步加大,康美药业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等利益侵占的动机和行为愈加明显,由此带来了利益侵占风险。
然而利益侵占行为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进而可引发财务风险。
市场风险
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后,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可能会将这种融资行为视为一种不利信号,认为企业目前经营困难、资金紧张、控股股东准备套现后离场,导致投资者对企业产生不良预期、失去信心,造成股价下跌。
如果企业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稳定股价,股价持续下跌至警戒线,出质人则必须追加担保进行补仓;若股价持续下跌至平仓线,则质权人有权将质押部分股票全部抛出,强行平仓以维护自身利益。
一旦进行强制平仓,这种利空信号的释放将会导致其他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大减,在市场上大量抛售公司股票,导致股票价格进一步下跌,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可能会导致公司股价崩盘。
财务风险
企业在获取股权质押贷款后,必须合理运用好获得的资金来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等问题,充足公司资金流,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如果没有恰当的运用好这笔融资资金,盲目投资兴建项目或者存在关联方资金占用等情况,则可能会造成企业现金流不足,甚至引起企业资金链的断裂。
此外,如果公司股价下跌,当股价跌至临近警戒线时,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提供补充质押资产来追加担保,若企业利用内部资金筹集补仓资金,将会严重影响企业原本的资金使用计划,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利益侵占风险
通常情况下,股权质押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经营发展而融取资金。然而,股权质押的动机也有不好的一面。
由于在股权质押后,控股股东仅对所质押的部分股权享有所有权,也就是对企业的控制权,不再拥有获得这部分股权投资收益的权利,这就导致了上市公司现金权和控制权两权分离的状况,两权分离的程度越大,控股股东为了一己私利而进行利益侵占的动机就越强烈,公司及中小投资者面临着受利益侵占的风险。
质押动因分析
在股权质押公告里多次未披露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具体用途,仅仅公布了质押双方,质押股份数及时间等信息。为此,结合康美药业的公司公告、发展情况及控股股东的行为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动机作出合理推测。
(一)满足自身业务发展需求
在数次公司公告中可以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用途是用于自身发展需求,但未说明具体用途。
康美实业营业范围主要为实业投资,其中不乏百货、建筑材料的销售以及房地产项目投资与开发,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
股权质押融资相比传统融资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控股股东选择此方式融取资金,用于满足自身业务发展需要。
(二)为公司融资提供担保
通常来说,上市公司为了经营需求及公司发展需要,或为了缓解债务压力而进行融资。康美创立之初,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局限在中药贸易行业。
在发展过程中,公司传统经营领域行业受国内环境影响,政策扶持力度较小,同时受上游供应链无法提供充足原材料,行业缺乏科学完善的评价发展机制等诸多不利条件的影响,整体行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康美药业不能依靠传统经营领域范围获得持续且充足的利润来保障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转变公司发展战略,寻求新的经营利润增长点变得十分迫切。年6月,康美药业智慧药房自正式运营,成立以来,业务迅猛发展,公司多个重点城市完成布局。
智慧医疗的普及使公司此项业务得以迅速扩张,但也需要大量的现金流来支撑。与此同时,根据康美药业年报显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从12年的41.07%增加到18年底的64.3%。
在医药行业中,高达60%的资产负债率已经很逼近银行的贷款审批标准,银行需要谨慎评估,严格审批贷款。
综上所述,公司业务发展的迅猛以及资产负债率的不断攀升使得公司迫切需要大量资金,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控股股东通过把股权进行质押为康美药业融资提供担保,从而满足其融资需求。
(三)维持控股股东控制权
股权质押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其在不丧失原有控制权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所需资金。在股权质押期限截止时,可分为两种情况。
其一,如果质押人所出质的股票市值高于需要向质权人偿还的资金,而质押人可以选择清偿资金并购回所质押的股份,这样不仅没有丧失自身的控制权,还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
其二,当偿还的资金高于股票价格出现下跌时的股票市值时,质押人如果选择直接放弃股权,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保证自身权益不受损失,同时还转移了风险。
查阅公司年报发现,在、两年间,康美药业控股股东股权发生了较为频繁变动,其第一大控股股东康美实业多次增持股份,年增持,,股,年再次增持93,,股,持股比例由30.42%稳步提升至33.16%,控制权亦随之稳步提升。
(四)转移风险
康美药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次数较为频繁,仅在最后一次质押的近三年内次数多达27次,股权质押比例也在逐渐提高。
康美药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时期多处于公司股价高位,在此时期股权质押可以融取大量资金,我们有理由推测出质人控股股东具有高位套现的动机。
截至年11月底,控股股东康美实业累计股权质押比例高达99.53%,几乎把持有的股权全部质押。
此外,在近年来27次的股权质押中,就有19次股票价格下跌至平仓线,公司面临着强制平仓的风险。
与此同时,在近几年的公司年报中可以发现,康美药业多数财务指标趋于恶化,公司成长发展能力不足,尤其在年底公司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后,市场投资者对公司发展前景更是悲观不已,公司股价出现大幅下跌,公司市值严重缩水。
对此,我们不难推测,控股股东康美实业不仅具有高位套现的嫌疑,更具有把风险转移给质权人的动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astfitness.com/yyjg/10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