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火线下注的新冠疫苗黑马成色如何
来源:锦缎
作者:投资研究院
开篇一张图,先来了解下截至昨日(8月11日)全球新冠疫苗研发进展情况:
图1:全球新冠疫苗研发进展情况,红色标粗为国内上市公司。来源:中国临床实验注册中心、WHO、中泰证券研究所。
这篇图表中难免遗漏一些“人们的希望”,比如本篇报告的主角三叶草生物(CloverBiopharmaceuticals)。
三叶草生物进入公众视线,还只是不足一周的事情。上周末结束的“高瓴HCare”年度健康产业峰会上,高瓴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易诺青高调向外界推介这家公司时说:三叶草研制的重组“S-三聚体”疫苗因保留了新冠病毒S-蛋白抗原天然的结构,“很可能是匹黑马,我们拭目以待”。
易诺青很是知行合一,今年6月8日,高瓴创投刚刚完成了向三叶草生物1.72亿元人民币的B-2轮投资,堪称火线下注(当然不止是看重新冠疫苗,下文我们会具体讲到)。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投资人看项目的时候,到底在看什么?”具体到一家创新药公司,答案大抵涉及团队、核心技术、研发管线及资本引擎等。
循着这几个关键词,锦缎研究员将仔细审读下这家公司的成色。
01
团队:5位中国医药顶级智库式人士
对于中国创新药,外界诟病颇多。其实基于全球比较视角来看,从化学仿制药、化学原研药到小、大分子生物药的跃迁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差距大致都是20年。这是由先天的根基以及创新药的研发规律所决定(当然这也与发明专利20年保护期有莫大关系),很难一蹴而就。
好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创新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跨域20年鸿沟的路径正在快速缩短。这一点,从以下上市公司代码在当今投资者中的影响力即可见一斑: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院的李革与赵宁夫妇,在赴美深造后选择回国创办了“医药界的华为”药明康德(SH:);年,获得四川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学士学位的鲁先平,在深圳创建了微芯生物(SH:);同样具有“海归”色彩的丁列明,年放弃美国医生职业,联合多位海归博士团队创立了浙江贝达药业(SZ:)。
诸如此类科研型企业家创业的案例太多,还有百济神州(NASDAQ:BGNE)王晓东、歌礼生物(HK:)吴劲梓、信达生物(HK:)俞德超、再鼎医药(NASDAQ:ZLAB)杜莹等等。
三叶草生物,同样也有着不俗背景。
三叶草生物创始人梁朋,是四川成都人,出生于医药世家,父母都在川医工作。年,17岁的梁朋考入北京大学。梁朋父亲作为一名生物化学领域老教授,期盼着他能子承父业,于是左右了梁朋的大学学科选择:生物系。
年,22岁的梁朋通过CUSBEA交换计划赴美留学。此后,陆续获得了伊利诺斯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博士后、Vanderbilt(范德堡)大学终身教授等诸多头衔。
期间,梁朋的一项研究发明,为他奠定了三叶草生物的过往与未来:蛋白质三聚体化技术(Trimer-Tag)。另外需要提及的是,梁朋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的时候,研发出了基因差异显示技术(DifferentialDisplay),发表于《科学》杂志。
年10月,梁朋在美国顺势创办个人首家生物医药公司:Gen-Hunter。
年,辞掉Vanderbilt大学终身教授的梁朋在他46岁那年,带着万人民币,以及蛋白质三聚体技术,回到家乡四川成都创办了三叶草生物制药公司。
年,梁朋的妻子被确诊为乳腺癌,让他更加坚定要尽快研发出癌症“特效药”的决心。
经过13年发展,三叶草生物已经成为一家全球性临床试验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其商业模式涵盖创新药以及高端生物仿制药的研发和产业化。
截止年上半年,公司全职员工人数从早期的20多人增加到超过多人,并且启动了澳洲和中国首次临床试验和领导了免疫肿瘤产品和疫苗的研发项目等。
其核心团队成员包括5位中国医药顶级智库式人士——梁朋博士、王晓东博士、朱建伟博士、张劲游博士、罗顺博士。
02
核心技术:蛋白质三聚体化技术平台
按梁朋的话说,研发出蛋白质三聚体化技术,是他具有“最大成就感”的事情。
许多重要疾病的治疗靶点和和信号通路都依赖于蛋白质三聚体化结构,例如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参与外源性凋亡、免疫共刺激和炎症等)以及负责进入宿主细胞包膜RNA病毒表面抗原。而蛋白质三聚体化技术平台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构建任意一种分泌性的共价三聚体融合蛋白。
用较为晦涩但专业的话术来描述这项专利技术,大致是这样的:
这项发明的实质是将信号肽在框内融合到细胞因子的可溶性TNF家族的任何N-末端,它又利用重组DNA技术或通过总基因合成与胶原蛋白的C-前肽结构域框内融合,该结构域能够自三聚化。
当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时,编码这种融合蛋白的所得DNA构建体作为可溶性蛋白以三聚体形式基本上%分泌,三聚体形式通过在三个C-前肽之间形成的分子间二硫键共价增强。所得的三聚TNF细胞因子家族是完全有活性的,并且可以纯化用于治疗应用。
转换为通俗的话术则就是:利用这项专利技术构建基因重组蛋白质三聚体融合蛋白,能够有效地靶向先前无成药性的信号通路及药物靶点,从而可以为数以百万计无法获得现代生物药品的病患者研发出革新性的生物靶向制药。
图4:蛋白质三聚体化技术平台简介来源: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astfitness.com/yyjg/10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