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升级乌当区大健康产业大步迈向新高地
日前,记者在位于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大道号的新天药业厂区看到,一栋占地.35平方米,高23.95米的新型建筑拔地而起,与原有的新天药品制剂车间并肩排列。一道钢结构的圆弧形回廊架在空中,实现了两座楼之间的紧密衔接。
“这栋楼是公司新建的中药制剂产品产能提升建设项目,是一个拥有多个货位的全省规模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仓库。”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外事务部经理廖世琴介绍说。 新天药业智能化立体仓库,是综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设而成,库内采用多层立体存储方式,充分利用智能仓储库位高度、紧密性的优势,提升仓储的空间利用率,节约仓储成本,库存能力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同时智能化立体仓库采用数据指令自动完成药物的存取作业,对仓库的药物进行自动化管理,使仓储药物管理更加合理,综合效率较改造前提升约3.5倍。实现了从产品的原材料供应链到生产线,再到客户终端的全物流链追溯,确保药品生产和质量安全。
作为公司IPO的重点建设项目,眼下,该智能化立体仓库已完成设备安装进入试运行阶段。 “项目建成且产能完全释放后,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年产11亿粒胶囊剂的新增产能。”廖世琴介绍,今后,新天药业在药物生产过程中,可通过托盘将生产原料从仓库运抵旁边的药品制剂车间,药物生产和包装完成后,再通过件箱线传送,智能机器人自动码垛后抵达智能立体仓库,在这里自动完成扫码识别、分类、入库、检验、放行和发货,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员工工作强度。
朝着智能化转型,开启“机器换人”的“车间革命”,持续提高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实现稳产超产,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是乌当区医药制造企业当下不约而同选择的前进方向。 除新天药业的智能化立体仓库之外,健兴药业的“数字化提取、制剂车间”建设项目也相当引人注目。 记者在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的“数字化提取、制剂车间”内,看到经过数道全自动工序后,一盒盒药品很快就生产完成、列队而出。 “这是我们运用信息化推进工业化的重要项目,于去年11月份正式投产。”健兴药业常务副总张龙渊介绍说,该项目的投用,不仅大幅提高了药品的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水平,还能有效实现50-70亿元药品生产能力,基本可满足5-7年的市场需要,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
医药企业在不断转型升级的同时,作为产业发展载体和引擎的大健康产业园区,也在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在乌当区智汇云锦孵化基地,随着联科中贝、黔龙检测、医渡云等一批知名中高端医药企业的先后落户,一个集化药、生物医药、大数据、医疗器具的研发、制造等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已渐成规模。在园区建设的带动下,乌当区以健康医药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工业体系正逐步成型。
“未来,我们将站在全产业链的角度,与周边企业优势互补,打通链条、协同创新、共享资源、融合发展。”贵州立知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远波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田菊
编辑潘晓飞
编审王璐瑶杨韬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astfitness.com/yyzl/1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