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这么多药品出现质量问题被公示
来源:药智网
全文字,阅读需要4分钟
GMP认证取消后,药品质量的全程飞检,已成为CFDA和各级食药监部门的监管重点。
本周末,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发布了《总局关于39批次药品不合格的通告(年第号)》(以下简称“通告”)。
《通告》称,经天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等4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标示为广西纯正堂制药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生产的39批次药品不合格。此次,被检出不合格项目包括含量测定、装量、微生物限度、溶化性。
目前,对上述不合格药品,相关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采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要求企业暂停销售使用、召回产品,并进行整改。
健识君梳理发现,截止日前,年CFDA共公布药品质量不合格通告39次,涉及批次药品。除了总局公布的数据外,各省也不断在加强对药品质量不合格的监管,并将企业生产的不合格药品公之于众。
无独有偶,药智网对年(1月1日-10月31日)CFDA及各省食药监局公示的药品质量不合格情况进行了梳理,大数据揭示药品质量监管进展——
不合格药品
31省市占比各不相同
年1月1日-11月1日,CFDA以及地方食药监局
在这些公告中涉及到的药品质量不合格最多的为中药材,高达个,占比64.03%,超过总数的一半。对于中药材的质量问题一直都是所有药品中
2、杂质问题,如:杂质过多,灰尘含量过高,二氧化硫残留等;
3、炮制不合格,如:有些药材未按标准进行炮制,导致质量不合格等;
4、加工不合格,如:未按标准进行切片、净洗等等;
5、产地原因,如:道地药材因其产地原因而质量较好,而使用时未按照地方取材;
6、药用部分区分不清,有的药材整体均有效用,但不同部分归经以及药效不相同,没有很好的区分开来,导致混杂;
7、为增加重量,水分含量严重超标。
质量不合格涉及药品种类
质量不合格涉及药品种类占比
中成药质量问题也较多,为个,占比22.31%。其质量不合格之处与其生产炮制过程以及药材质量有极大关系。化药在市场流通较多,但因为生产以及监察体系较为完整成熟,质量不合格的药品相比中药来说较少,为个,占比11.74%。其他辅料、药包材、生物药相对较少,但均需要注意。
不合格药品
质量保障不应只在路上
如今,在越来越高频的检查下,药品质量不合格现象在减少,足见国家食药部门对市场监管的良好效果正在一点点凸显出来,预计未来在严加监督与管理之下,药品质量乱象会大幅度减少。
药品质量是药品治疗疾病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能保证质量,药效不能达到最佳,则只会透支患者的信用额度。每个社会人对于社会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而医药人的责任便是保证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质量都需要合格,这不能只靠相关部门的监督,还要靠自己的严格把关,注重每个环节。眼前利益不是最终的受益,打开格局才能走的更远。药品质量的保障不应该只在路上,更应该一路前进一路践行,严加把控每一步。
编辑:Shirley
END
39批次不合格药品名单
↓↓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也许你还想看:
CFDA刚发公告,马应龙、华润双鹤、辰欣药业等被立案!
华润三九(临清)、国药三益,11家药企又栽了!
毕井泉为再评价“喊话”药企,透露中药注射剂走向
-转载原创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astfitness.com/yyjg/1316.html